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港深兩卡互通需要利益杠桿撬動

2009-04-23 09:19 RFID世界網

導讀:香港八達通方面正在與深圳通公司研究,雙方的合作已經到了“研究”階段??墒牵瑥难芯康秸嬲ネ?,卻是一個可長可短的過程,其中的長短,不僅取決于雙方的誠意,更取決于雙方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利益杠桿。

     隨著落實《綱要》步伐的加快,八達通和深圳通何時互通,再度成為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熱點。日前,香港八達通卡行政總裁陳碧鏵在香港確認,香港八達通方面正在與深圳通公司研究,開發(fā)一種可以在深港兩地使用的電子貨幣卡。而深圳通公司方面也表示,雙方正在就細節(jié)進行研究。 

    這說明,雙方的合作已經到了“研究”階段??墒?,從研究到真正互通,卻是一個可長可短的過程,其中的長短,不僅取決于雙方的誠意,更取決于雙方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利益杠桿。

    深圳通和八達通互聯互通,說起來真是個老話題了。在2004年,深圳通尚未進入市民生活,在深圳市政協(xié)召開的香港委員金融小組座談會上,人行深圳中心支行負責人就向委員們表示,為加強深港之間的金融合作,深圳近期將為八達通和深圳通互連互通作好準備。為了方便兩卡互通,據說深圳連設備供應商都和八達通選擇了同一家。可是,五年來,每年都能聽到互聯互通的呼聲,但是,誰也不知道,這一天到底啥時到來。
    為什么互通的速度不快,兩家公司當然會有自己的理由,而且理由不止一條,政策的、技術的、金融的,每一條都很專業(yè)??墒?,如果我們跳出這些具體的困難,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就會發(fā)現,“兩通”互通可能還存在另一個更關鍵的障礙,就是雙方缺少互通的利益驅動?,F在,政府希望互通,用戶希望互通,但是,作為發(fā)卡公司,互通能給公司帶來什么好處,大家卻難以看到。雖然八達通有大量的休眠卡在深圳沉睡,實現互通可能會喚醒這些卡片;而深圳通一旦通到香港,香港良好的刷卡環(huán)境也會讓刷卡量大為上升??墒?,這樣做的結果,總體上仍然缺少增量,接近于零和游戲。既然不能多掙錢,又有那么多的麻煩,還可能要增加投入,互聯互通就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了。

    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利益杠桿呢?在蛋糕不能因為合作而明顯做大時,那就只有一個辦法,讓兩家的生意變成一家,透過資本的力量讓互通提速。在這里,我們不妨看一下發(fā)生在移動電話上的成功經驗。前些年,往來深港兩地,移動電話是個煩心事,要么不怕花錢——漫游,要么不怕麻煩——換卡?,F在,移動和聯通都推出了便利的一卡雙號套餐,來往兩地不用換卡,都能享受本地通話的價格,既便宜,又便利。而做到這一點,靠的不是兩地電信公司的業(yè)務合作,而是依靠資本層面的突破。中國移動收購了香港萬眾,聯通在香港的子公司聯通國際獲得了香港虛擬網絡營運商牌照,原來的網通(現并入聯通)成為香港電訊盈科第二大股東,大家等于是在同一資本甚至是同一公司的框架內研究互聯互通,結果當然方便很多。

    當然,作為公眾,我們無權要求八達通和深圳通合并。但是,必須承認,兩家公司只有更深層次的合作,才可能帶給公眾和企業(yè)自身更大的利益。從兩家公司發(fā)布的有限信息,我們已經很清楚地看到,雙方是在“研究開發(fā)一種可以在深港兩地使用的電子貨幣卡”,也就是說,互聯互通的目標是開發(fā)出一種能兩地通用的新卡,而不是大家手中現有的卡片如何互通。既然如此,雙方不如往前再邁一步,由兩家卡公司和其它相關部門共同發(fā)起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專門負責兩地卡的研發(fā)和發(fā)行,同時,公司引進香港的經驗和人才,加大內地市場開發(fā)的力度,做大無線射頻小額支付的蛋糕,這樣,合作就找到了足夠強大的利益杠桿,“兩通”互通也就能夠步入快車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