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shù)

物聯(lián)網(wǎng)世界 >> 物聯(lián)網(wǎng)新聞 >> 物聯(lián)網(wǎng)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傲慢還是偏見,AI正在左右著你的審美觀?

2018-11-28 11:20 智能相對論

導讀:AI所定義的審美,更像是一個帶有膚色歧視的直男審美。前幾天在抖音上刷到一則視頻,一位家長用抖音上的特效給自己的小孩測年齡和顏值測分,結(jié)果僅僅3歲的女兒年齡顯示32歲,顏值83分。而百度AI體驗中心小程序中的人臉與人體識別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有人上傳了一張女性的照片,結(jié)果被AI告知性別為男性。我自己上傳了一張彭于晏的照片,發(fā)現(xiàn)顏值評分僅僅只有55分。

前幾天在抖音上刷到一則視頻,一位家長用抖音上的特效給自己的小孩測年齡和顏值測分,結(jié)果僅僅3歲的女兒年齡顯示32歲,顏值83分。而百度AI體驗中心小程序中的人臉與人體識別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有人上傳了一張女性的照片,結(jié)果被AI告知性別為男性。我自己上傳了一張彭于晏的照片,發(fā)現(xiàn)顏值評分僅僅只有55分。

問題到底出在哪?

傲慢還是偏見,AI正在左右著你的審美觀?

(彭于晏的照片)

AI審美開始對娛樂圈評頭論足

人們對顏值的美丑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西方人眼中的審美就跟東方人的審美大不相同,在傳統(tǒng)審美中,中國人將美女清一色的歸納為大眼睛,高鼻梁,白皙的皮膚等,而西方人更喜歡小麥色的皮膚,對于他們來說小眼睛單眼皮的女性更有吸引力。而就算在國內(nèi)對于每個人來說審美的眼光也是各不一樣。但是AI審美的來臨就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個性化審美。

比如在娛樂圈。我們知道顏值一直是女明星的第一道檻,而現(xiàn)在AI正在對我們每個人的顏值進行重新定義。而且AI顏值打分這項技術(shù)最先應用于娛樂圈的女明星。今年騰訊出品的一檔選秀節(jié)目《創(chuàng)造101》火爆了整個夏天,網(wǎng)易借助百度AI開放平臺提供的API接口作為人臉分析工具,對《創(chuàng)造101》進行了一次數(shù)字化解讀。

為了保證人臉數(shù)據(jù)的清晰易用,并最大程度降低無關(guān)因素的干擾,他們在《創(chuàng)造101》的官方點贊通道上獲取了101張公開的選手頭像圖片,并以姓名標注。在這個人工智能打分榜單中,其中得分最低的是楊蕓晴,得分最高的是陳意涵,而在顏值前11名和后11名的排行中,22強的選手更多來自于后者。有網(wǎng)友大呼:人工智能和真人審美不一樣。還有網(wǎng)友表示:確實有些道理。

不僅僅是針對剛出道的女團AI顏值打分,AI打分已經(jīng)滲透到了大半個娛樂圈,據(jù)博客園報道,百度AI評分的排行榜前99名,而排在第一的則是范冰冰,而前十名中的趙麗穎、楊穎、楊冪等都屬于人氣處于上升期的當紅小花旦。

對此人們表示懷疑,AI的顏值打分是否與人氣相關(guān)。而且AI的顏值打分進入到娛樂圈,或多或少的都會對明星的人氣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曾經(jīng)的一些影片中演員們都以純天然的樣貌出現(xiàn),后來隨著人們將目光聚焦到娛樂圈,娛樂圈的明星就特別在意大眾的審美觀。

于是一陣韓流和歐式雙眼皮的風潮興起,熒幕中的整容臉越來越多?,F(xiàn)在AI是否會統(tǒng)治我們的審美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當它成為一個審美標準的時候,對娛樂圈的女明星們沖擊應該是最大的。

除了顏值審美,AI還在入侵我們的穿著打扮

當時尚業(yè)在緊緊擁抱AI時,你的穿衣打扮也正在被AI定義。今年6月,亞馬遜在美國發(fā)行了定位為“個人專屬造型師”的echo look,號稱能根據(jù)時尚專家的意見結(jié)合深度算法計算幫人們挑選更美的穿搭,并且會基于你的穿搭給出評分。盡管亞馬遜的“個人專屬造型師”并不會左右你穿衣的風格,但他確實一定程度上會讓你去選擇他們?yōu)槟闾暨x的衣服。

而在國內(nèi),阿里巴巴也推出了Fashion AI時尚大腦,這款產(chǎn)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shù)以商家數(shù)十億的照片為基礎,依賴于服裝專家提供的數(shù)據(jù)以及淘寶達人提供的數(shù)據(jù),給買家提供一系列搭配方案。

不過,對于穿衣打扮的時尚品味如何評判也許我們并不能交給AI。美術(shù)史學家昆廷·貝爾認為,時尚之于社會學家,好比果蠅之于生物學家,用任何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判一個人的穿搭都有失偏頗。時尚擁有著最敏銳的嗅覺,與其他行業(yè)不同,它有時候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引領時尚潮流。

Chane的祖師奶奶Coco Chane小姐是第一個給黑色賦予靈魂的人,并且給黑色在時尚界鑒定了永恒的基調(diào),Coco Chane小姐曾說:“在我之前,沒有女人敢穿黑色!”1926年Chanel最為經(jīng)典的小黑裙橫空出世,簡單優(yōu)雅的極簡線條迅速風靡了當時的時尚圈,所有女性都為之傾倒。而在此之前,黑色一直是參加葬禮才會穿的顏色,而且只有在莊重場合貴婦們才會選擇黑色。而提到瑪麗蓮·夢露所有人想起的就是那個被風吹起來用手捂住裙子的性感女郎。夢露引領了小白裙和高跟鞋的時尚潮流,她也同時引領了牛仔褲的時尚潮流。

牛仔褲的歷史非常遙遠,但是在她之前牛仔褲象征自由、個性,卻難登大雅之堂,而夢露不僅在電影《亂點鴛鴦譜》流露出她對牛仔褲的喜歡,更是在各種公眾場合穿牛仔褲,后來GUESS推出一款“夢露式”牛仔褲瞬間銷售一空。這兩位歷史上的時尚教主正因為其大膽的想法風靡了時尚界,如果依賴于AI給我們訂制的穿衣搭配,我們就可能喪失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智能相對論易敏認為:這些商家推出的AI穿搭,私人定制,更像一場營銷手段。對于電商平臺來說也許他們并不是那么關(guān)心你們的穿搭時尚度,而是更關(guān)心你們的錢包。

AI所定義的審美,更像是一個帶有膚色歧視的直男審美

如果沒有AI,也許我們心中的美帶有著不同的定義。但是依賴于數(shù)據(jù)的AI僅僅只是一個冰冷的機器,它并不明白各種美的涵義。據(jù)封面新聞報道,在2016年由微軟和英偉達支持的青年實驗室(Youth Laboratories),一群俄羅斯和香港的青年進行了一次全球第一屆AI選美比賽Beauty.AI 2.0,這場AI比賽全球一共有119個國家和地區(qū)6000多人參加。

AI比賽分別從面部皺紋、臉部對稱、識別年齡、粉絲和色素檢測分別對參賽者進行考核。而結(jié)果出來之后,在18—29歲的男性組中,五位優(yōu)勝者中沒有一位是黃種人。盡管同一年齡組的女性有一位黃種人,但是最后脫穎而出的44位選美冠軍,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分別只有6名和1名,而剩下的37名勝出者都是白色人種。

這場AI審美比賽他們都沒有化妝,也沒有過多的裝飾品,但是看起來干凈無污染的AI審美竟然存在膚色歧視。對此青年實驗室總監(jiān)也認為,很多具有吸引力的入圍者最終都被AI pass掉了。

除了膚色引發(fā)的爭議,審美標簽所帶來的爭議在AI上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澎湃新聞曾報道一則交大教授武筱林團隊訓練機器識別美女的新聞,其中人工智能可以成功鑒別“清純”美女和“妖艷”美女,而它的審美與中國高校男生高度一致。

這個研究中對于樣貌而給美女貼上褒義還是貶義的思考一度成為研究的重點。研究團隊首先進行了半自動化的樣本采集。他們在百度圖片上用“單純美女”、“甜美少女”等關(guān)鍵詞檢索,并把照片分為S+和S-兩組。

S+包含帶有以下標簽的美女照片:清純、柔美、甜美、單純 、大方。

S-則包含以下標簽:嬌艷、俗氣、張揚、風騷、輕浮、嫵媚、張揚。

中國男性研究生對分別帶有褒義和貶義的這兩組5圖片又進行了一次人工排查,去掉一些錯誤搜索結(jié)果,最后一共得到褒義組2000張,貶義組1954張。在實驗中他們用數(shù)據(jù)集中的80%進行訓練,10%用于驗證,剩余10%進行測試。最后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訓練的機器鑒別“褒義組”和“貶義組”的準確率達到了80%。

從這個研究中看出當機器學習人類的情感之后,對于審美它們也會依賴于人的認同而認同。當一個女性化了濃妝去進行面部識別,AI很有可能會給你貼上輕浮、妖艷的標簽。而如果是一個看上去柔弱的女性去進行AI審美,它則有可能被歸為善良、單純的一類。

傲慢還是偏見,AI正在左右著你的審美觀?

(楊蕓晴的照片)

除了這些之外,男女所帶來的審美差異,AI也更偏向直男審美。上一段提到的網(wǎng)易給《101創(chuàng)造》的AI測試打分中,陳意涵排名第一,在這個數(shù)據(jù)中很明顯陳意涵的長相也更符合直男審美,她是長發(fā)微卷、笑起來很甜、月亮眼看上去屬于清純系的代表人物。

而對于在打分中排倒數(shù)第一的楊蕓晴一直以來走著中性風,其實她的女性粉絲人數(shù)眾多,她的五官應該算不上女團中得分最低的,但是由于總是一頭短發(fā)亮相,AI對她的評分便是最低的了。而我們將她的照片放入百度AI識別中,她的性別更是變成了男性。不得不說AI的審美觀帶有偏見,而且這種偏見對于一些人來說是具有攻擊性的。

盡管我們并不愿意將審美交給AI,但是不可否認它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審美,正如美顏相機的存在,在美顏的世界里,美麗就是被它所定義著。智能相對論易敏認為: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將審美標準交給了AI來定義,也許會催生出新的美容業(yè)務,整容生意,畢竟全世界的女人都愛美,為了得到AI的認可,我們會想方設法的提高機器對我們的顏值打分。

但這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